對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人來說,每天接觸電子產品已經是一種生活常態。當下人們無論工作、學習還是娛樂都離不開顯示設備,這樣不僅容易眼睛干澀,長此以往甚至會損傷視力。你以為這只是簡單的眼部疲勞?不,這其實是有害藍光在作怪。
一、什么是有害藍光
藍光分為有害和無害。有害藍光指的是波段在 400nm~450nm 之間的高能量短波。
這種藍光就跟紫外線一樣,對我們人體有一定的傷害,像紫外線一般是對人體的皮膚有害,而藍光則是對我們的眼睛有傷害。
短波藍光具有極高能量(因為波長短),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。藍光照射視網膜會產生自由基,自由基會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衰亡,上皮細胞的衰亡會導致光敏感細胞缺少養分從而引起視力損傷。
相關的專業研究都表明,長時間暴露在 400~450 nm
的藍光之下,將可能增加光化學視網膜損傷和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的風險。而這部分藍光通常被認為是有害藍光。
二、顯示屏是如何產生藍光
我們知道,液晶屏(LCD)是使用LED燈珠作為背光光源的,LED燈珠發出的白光穿過液晶模組,變成紅黃藍三原色,再組合成我們看到的萬千色彩。我們所說的有害藍光來自哪里呢?就來自最開始的發光源頭——LED燈珠。
目前LED燈珠使用最多的是白光LED,但其實它發出的不是白光,而是藍光。怎么轉換成人們需要的白光呢?是通過在發光晶片上涂抹一層黃色熒光粉,使藍光和黃光混合,從而成為白光的。所以目前以LED燈珠作為背光源的液晶顯示屏,都難以避免地會含有高能的短波藍光,即有害藍光。
那長期面對顯示器的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防藍光呢?
目前顯示器防藍光主要有 2 種方式,軟件防藍光和硬件防藍光。
三、 軟件防藍光
軟件防藍光簡單來說,就是通過調節色溫來實現防藍光的目的,但是會造成色彩偏差,屏幕會偏黃偏暖。
四、硬件防藍光
相比之下,硬件防藍光好得多,它能直接從源頭上遏制有害藍光。硬件防藍光主要是通過硬件技術改變面板背光源的硬件結構,技術革新LED發光源中的主要元素磷粉,通過改變藍光強度峰值的光譜分布,進而實現防藍光的目的。
簡單的說就是,屏幕發出的藍光量不變,但原本傷眼的高能量藍光的波長變成了安全值。如此一來,既達到了護眼目的,也不會出現色彩偏差。例如采用賽時達防藍光的液晶模組顯示屏等。
有的防藍光效果可高達 90%,有的可達 50%,它比軟件防藍光的效果還要好,但是一般價格較高。
五、賽時達防藍光模組設計
賽時達科技從色彩顯示、色溫、藍光占比和藍光有害系數等方面出發,提供了一種硬件減少有害短波藍光的解決方案,不但可有效減少有害藍光,同時也保留了原來的色彩表現力。
從根源入手,賽時達設計的防藍光液晶模組不僅增加藍光過濾片,過濾掉光源中的藍光;還通過專門的硬件模塊和固件設置,直接控制光源的發射功率、光源頻譜,保留藍光波長范圍內的光學顏色信息,大大降低其能量到和其他顏色一樣水平,以保證對健康無害化的同時,也保留原有的顏色細節盡量不失真。
左為傳統低藍光,右為防藍光技術
從電腦顯示到車載顯示,再到知名品牌的高端筆記本顯示解決方案,都有賽時達科技的創新顯示產品及服務,讓人們在生活的每個瞬間,都能感受到更美好的顯示體驗。
在線客服
服務時間:9:00-18:00電話
+86 18606862091
微信
關注微信公眾號
郵箱
markting@san-star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