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LCD、LED、OLED、QLED、miniLED、再到microLED,它們都是什么,有什么不同?這些名詞在我們選購顯示屏模組的時候尤其讓人犯懵,今天在這里詳細講解一下。
LCD
LCD是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全稱,主要有TFT、UFB、TFD、STN等幾種類型的液晶顯示屏。
LCD的構造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盒,下基板玻璃上設置TFT(薄膜晶體管),上基板玻璃上設置彩色濾光片,通過TFT上的信號與電壓改變來控制液晶分子的轉動方向,從而達到控制每個像素點偏振光出射與否而達到顯示目的。
LCD是一種介于固態與液態之間的物質,本身是不能發光的,需借助要額外的光源才行。因此,燈管數目關系著液晶顯示器亮度。
LED
LED(Light-emitting diode)發光二極管屏幕,其實這些顯示器的影像仍是以液晶產生,發光二極管只是當作光源,在技術上仍是LCD顯示器,或叫LED背光液晶顯示電視。
LED屏幕的液晶(LCD)電視,優點在于體積小,功耗低,壽命長,成本低,亮度高,可視角度遠和刷新率高等特性,缺點是色彩表現比較差,特別是在液晶屏折疊的地方顏色偏差更為明顯。
OLED
OLED(Organic Light-Emitting Diode)有機發光二極管,它和LED僅僅雖然只有一個字母之差,但實際上兩者描述的是完全不同的事物。
我們都知道液晶面板是通過背光源發光,通過液晶分子的折射而產生各種不同的顏色的,液晶分子自身不能發光,而LED則僅僅指的只是背光源。
而OLED則自身能夠發光,因此不需要背光源。LED用的是金屬材料,而OLED用的是有機物料,它不用燈光照射就能自主發光,對比度更好些,平時用的LED是要有背光燈照射才能看到東西的。
目前發光二極管所利用的材料均為無機半導體材料,較難應用于大面積并需要有高分辨率的組件(EX:屏幕),要解決這些問題有賴于新型有機半導體材料(即含碳氫化合物之材料),將它涂布在導電的玻璃片上,通以電流,就可以放出各種不同波長的光。
QLED
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縮寫,是不需要額外光源的自發光技術。
量子(Quantum Dots)是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、極其微小的半導體納米晶體,是一種粒徑不足10納米的顆粒。量子點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性:每當受到光或電的刺激,量子點便會發出有色光線,光線的顏色由量子點的組成材料和大小形狀決定,其頻率可以通過改變量子點的大小、形狀和材料來精確調整,從而實現多種應用。
QLED的結構與OLED技術非常相似,主要區別在于QLED的發光中心由量子點(Quantum dots)物質構成。其結構是兩側電子(Electron)和空穴(Hole)在量子點層中匯聚后形成光子(Exciton),并且通過光子的重組發光。
Mini LED
Mini LED技術既可以直接用于RGB顯示,也可以用于LCD的背光模組。其中LCD屏幕背光模組中,主要是通過使用Mini LED技術提升顯示效果。
其MiniLED技術原理為:Mini LED采用直下式背光方式,可以看作為普通LCD屏幕的升級版。Mini
LED將傳統LED背光燈珠縮小,從而實現更為精細、密集的背光分區,配合Local
Dimming的控制,提高亮度以及對比度,提升視覺感觀。在相同條件的對比下,Mini
LED不僅彌補了OLED容易燒屏的缺點,并且在成本上更優于OLED,在提升畫面的同時,又具備了成本優勢。
microLED
最后就是microLED,它和OLED最大的區別是發光材料,OLED采用的是有機物薄膜,而microLED是無機微型小光珠。
它的前身是那種戶外大型廣告墻。由一顆顆無機發光二極管組成的點陣,離遠了看還行,離近了看那真的是一個個小燈泡,顆粒感十足。
所以microLED的技術突破,就是要把這一個個的小燈泡進一步微型化。因為材料特性不同,它比OLED的屏幕壽命要更長。但缺點是,生產工藝要復雜太多,價格當然也會更貴。
總結一下,LCD、OLED和microLED,這三種屏幕技術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技術流派。microLED至今還沒辦法量產,OLED是手機屏幕的代表,LCD是電視和電腦顯示器的主流,目前涇渭分明。
至于miniLED和QLED,在消費級市場它們本質上就是LCD液晶,只是在背光模組上采用了不同的技術方案。
現在您知道,挑選液晶屏模組時, 能分清LCD、 LED、 OLED、 QLED、 miniLED、microLED了吧。
在線客服
服務時間:9:00-18:00電話
+86 18606862091
微信
關注微信公眾號
郵箱
markting@san-star.com